很多剛剛接觸播音的同學,總覺得自己找不到播讀的感覺,其實這就是“新聞感”的欠缺。
什么是新聞感?
其實簡單的來說,你在播新聞的時候,新聞感的作用,就是讓你呈現出來的聲音,起碼聽起來要像在“播新聞”,而不是在朗讀散文,做到了這一點,就擁有了基本的“新聞感
什么方法提升新聞感?
用聲
新聞播音的用聲是在自己的中聲區,用自己舒服自如的音高、音量。初學播音,容易拔新鮮感,刻意的提高音量音高,這樣往往會顯得語氣偏硬,影響聲音的彈性、層次的變化。
吐字
一定的吐字功底,是播好新聞的基礎。保證每個字的準確、清晰是必要的,但表達中,不能不顧及“意思”、“語氣”,每個字工工整整無變化。那樣一來,播新聞就容易變成“念字”。
說意思
如果僅僅是念字,AI可以做得很好。如何把稿件的“意思”表達的更清楚準確,這方面技能,AI也正在不斷地學習提升。
要播好一條新聞,我們同樣要思考這個問題,如何才能把意思表達的更清楚準確,讓觀眾更容易聽懂。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,那些不合邏輯、讓人難以理解,但又時常出現的錯誤表達或許就能夠避免。比如亂停頓、亂重音等,很多時候會讓觀眾難以理解,甚至錯誤理解。
拎重音
要避免字字重音,可以嘗試盡量的精簡重音,在多個重音里面選出1-2個能體現“稿件目的”或“語句目的”的詞語著重強調,其他相對次要的信息可以帶過。
一氣呵成
一氣呵成是一種給人的感覺,不是從頭到尾一口氣,新聞中間通常有很多地方(邏輯停頓),可以非常從容的去斷句換氣,播新聞不能給人著急、趕時間、慌亂的感覺。值得注意的是在停頓時,那種“話還沒說完”的心理狀態要保持住,貫穿始終。不能因為停頓,斷了意思,影響了思想感情的推進。
有稿像無稿
有稿播音容易被稿件束縛,要避免被動的、冷冰冰的“念稿子”。不要被稿件牽著鼻子走,給人倉促散亂的感覺。要爭取掌握主動權,把控住節奏。你是說事情的人,事情怎么說,主動權完全可以在你的掌控中,不要心虛,自信從容的說。